2025-05-21
資料來源:AI is driving data centre growth — and it's bringing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https://www.abc.net.au/news/2025-05-20/data-centre-growth-energy-water-internet-future/105089876?utm_source=abc_news_app&utm_medium=content_shared&utm_campaign=abc_news_app&utm_content=other
網路看似無形,實際運作卻仰賴遍布全球的實體基礎設施,包括海底電纜、電線與資料中心。位於墨爾本市中心,由 Equinix 經營的資料中心,是澳洲18個據點之一,負責儲存、處理與傳送資料,從天氣查詢、線上轉帳到串流影音,無一不經由機房運作,有時甚至涉及多座資料中心聯手運作。
資料中心24小時運轉,支撐現代生活與商業活動,但同時帶來龐大「能源」與「環境」挑戰。隨著人工智慧需求增加,資料中心耗電量正快速攀升。根據摩根士丹利預估,至2030年,澳洲資料中心用電將占全國總用電量的8%。
目前資料中心主要仰賴空調與蒸發冷卻維持伺服器運作穩定,部分業者已導入液體冷卻技術,以應對高密度運算需求。為優化能源使用,業界普遍採用「能源使用效率」(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 PUE)即時監控系統,減少能源浪費。
然而,能源正是資料中心當前最大挑戰。隨著AI成為全球科技競爭關鍵,資料中心的重要性與耗電量同步攀升,全球逐漸陷入「能源緊急狀態」(energy emergency)。Equinix澳洲區董事總經理Guy Danskine表示,公司目標在2030 年前全面使用再生能源,但現階段相關能源專案開發、核准與資金投入仍明顯不足,業界須加速行動。美國科技巨頭Google與微軟已簽署協議,將「核能」納入資料中心供電來源。D總經理坦言,儘管核能在美國討論熱烈,澳洲社會對此接受度仍有限。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預測,2030年全球資料中心用電將倍增,而AI正是主因。雖然目前全球僅約1.5%電力用於資料中心,但由於設施多集中於特定地區,地方性衝擊特別顯著。資料中心永續發展學者 Gordon Noble指出,在缺水地區如加州,資料中心「用水」問題已成議題,澳洲亦面臨相似挑戰。《雪梨晨鋒報》曾報導,當地資料中心為冷卻伺服器大量取水,對水資源造成壓力。隨著氣候變遷,極端高溫日增,資料中心的能源與用水管理將更為艱難。
N學者認為,我們對「資料無限供應」的假設值得重新審視,應將「稀缺性」(scarcity)納入討論。又提醒,若再生能源全數投入AI與資料中心,其他減碳領域將被排擠,對整體能源轉型將造成負面影響。
資料中心產業雖仍年輕,但對風險極為敏感。Equinix墨爾本據點設有備援電力系統,包含柴油發電機與電池,能在主電源中斷時接手運作。正如《紐約時報》報導,倫敦希斯洛機場電站起火斷電時,鄰近資料中心即靠備援系統維持運作。資深經理Bruce McNicoll強調,隨著產業快速成長,招募合適人才日益困難。
D總經理亦坦言,產業規模已超越過往預測,個人資料需求、雲端運算與新一波AI應用推動需求不斷上升。若將這場變革比喻為板球賽,現在還只是開局前幾輪比賽,未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