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1
站上AI第一波浪頂後,台灣企業靠什麼繼續贏?黃仁勳也在談的AI Foundry(AI代工)概念,可望讓台灣AI供應鏈打造一個難以撼動的競爭優勢。台大電機系名譽教授陳良基接受《天下》專訪指出,發揮軟硬體整合優勢,全世界信任的AI代工之島就在台灣:
AI是新一波的工業革命。現在微軟、Meta、Google這些巨頭,還在所謂IDM的競爭,也就是半導體產業中,由英特爾代表的「垂直整合製造」(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相對於當前由台積主導的開放、分工的晶圓代工模式。
台灣因為適當的分工,把半導體變得如此強大,硬體整合能力愈來愈強,很多功能都被整合到晶片裡面。到了AI時代,當所有人都要用AI的時候,誰是AI的提供者?現在提供AI、看起來不可一世的公司,就類似早期半導體晶片的提供者,如40年前的英特爾。
真正能夠創造AI功能的其實是數據(data),也就是用來訓練AI的資料。如果這些數據都必須交到微軟、Google、亞馬遜AWS等大公司手中的話,那它們本身就是一個IDM(垂直整合供應商),因為你只能用它們提供的AI模型。
其實我兩年前就講過AI Foundry(AI代工)這個概念。Foundry的意思很清楚交代,不管使用者介面在哪裡,大家都可以信賴我的介面。因為AI時代,大家最擔心的不是算力,其實是要用的數據。我只要算好的東西、用已經調教好的模型,有些算力對我來講是不必要的。
未來如果是這樣的型態,那誰能夠提供一個可信賴的AI模型的代工呢?它就會變成整個AI產業裡最重要的供應者。
以我們熟悉的半導體產業來比喻的話,半導體晶片跟伺服器是核心,第二圈就是雲端服務跟運算的提供者,第三圈就是AI模型的服務提供者,如OpenAI。
那台灣的機會在於AI模型服務這一塊,對全世界提供一個開放式的環境,想要用這個模型的人,不需要把數據交給一個IDM,訓練或調教可以找代工,就跟晶片代工一樣,代工的人必須備受信賴,不會把數據洩漏出去。
台灣產業這幾年建立了名聲,對代工已做到淋漓盡致,全世界都信賴,東西給台灣就沒有問題。所以將來客戶把數據交給台灣的模型服務,也沒有問題,他可以自己掌握數據,也可以隨時去調教,不一定要遷就現在的IDM,他提供給你GPT4.0,你就只能用GPT4.0,他改版你就要跟著改。
現在若一家企業要導入AI,把數據交給OpenAI做訓練,等於所有東西掌握在OpenAI手中,但OpenAI的營運模式可被信任嗎?
台積電之所以被信任,是因為它不跟客戶競爭,但OpenAI會不會跟客戶競爭?現在還不知道。
OpenAI怎麼去調教數據?老實講也不知道。這跟晶片代工很不一樣。
晶片代工就是說,我現在給台積電代工,我知道它不跟我競爭之外,我還可以跟它談要怎麼設計、怎麼改,而且我跟它談的東西,基本上是機密,不會讓所有人都知道。但現在當我使用OpenAI的模型時,我的數據其實自動就在幫它做新的調教,所以數據都進到它裡面去了。因此現在很多大公司都下令,不可以使用OpenAI的服務。
因此,企業現在的痛點是,有沒有一個自己可掌握的、開放式的AI系統來使用?這是台灣可以把握的優勢和機會。因為我們本來就有硬體規模,代工也得到大家信任,可以運用這樣的信任,讓企業把數據資料交給台灣,一起合作出一個讓對方使用的模型。
假定將來所有的行業都需要用到AI,AI提供者絕對要讓使用者更緊密掌握數據資料,而且要讓人家放心。像OpenAI是一個封閉式的系統,但使用者可能只需要一個比較小的模型,例如要聘一個做美工的人,不一定要他也會寫詩。如果將來的能力跟知識,能讓我們愈來愈清楚知道,其實我只需要一個小模型就夠了,就可以節省很多的運算量,某種程度,蘋果現在朝這方向在走。台灣掌握整個晶片跟硬體的核心,若知道客戶需要什麼模型,就可以簡化,甚至可以提供一個很簡單的硬體架構就夠了。
所以這個AI模型服務,是一種軟硬體整合的服務,全世界講到軟硬體整合,沒有一個地方做得比台灣還厲害。
到時候,各行各業都需要一個比較獨立的AI模型,現在的IDM,將來就一定會跟英特爾要走代工的模式一樣,面臨很多挑戰,因為它本來是用一個暴力式的模型訓練出來,現在要轉型做一個比較小的模型,事實上不太容易做到。
重點還是在於誰掌握數據,因為誰掌握數據,誰就可以賺錢。
舉例來說,台積電的生產效能之所以那麼好,跟它很早就導入智慧製造有很大的關係。智慧製造已變成現在式,台灣可能已超過30家無人工廠,就是把數據收集以後,直接用數據去控制整個廠,整個製造的know-how就是在這些數據上面,這就是掌握數據的重要性,是競爭力之所在。
台灣可以找全世界的開源模型來訓練,就像現在我們跟Lama3合作,這是對的。所以以AI模型來講,台灣可以跟全世界願意提供開放式模型的人合作,我們就拱這個市場,讓台灣來助陣,這樣才有本錢去跟這些IDM搶市場。
現在這些IDM家大業大,如果它們願意砸大錢去對應使用者痛點,那可能還是由它們繼續主導市場。如果台灣傾國家力量,像當時半導體也是國家力量才撐起來,我們的產業政策能夠仔細去規劃台灣在全世界AI Foundry的供應鏈角色,那台灣就有機會。
全文請見《天下雜誌》
資料來源: 天下雜誌Web only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