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隨著全球生技製藥技術快速演進與供應鏈重塑趨勢加劇,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 CDMO)已成為驅動新藥開發與先進製程應用的關鍵產業角色。面對美中貿易摩擦、地緣政治風險與美國《生物安全法案》(Biosecure Act)等政策,跨國藥廠紛紛尋求中國以外的新興製造基地。臺灣憑藉高品質製造能力、智慧自動化技術與健全的法規環境,逐步在全球CDMO版圖中嶄露頭角。根據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預測CDMO市場將從2025年的2,550.1億美元成長至2032年的4,652.4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9.0%,其中細胞與基因治療(Cell and Gene Therapy, CGT)與抗體藥物複合體(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DCs)領域成長更高達雙位數,顯示全球對高階CDMO服務需求強勁。
近年來,CDMO業務從傳統小分子製藥代工逐步擴展至生物製劑、免疫療法與基因編輯等高技術門檻領域,產業結構正朝向全方位研製平台轉型。特別是美國與歐洲大型製藥公司為因應法規壓力與地緣風險,日益傾向於「雙據點」布局策略,將臨床試量產轉移至亞洲市場。韓商Samsung BioLogics、印度Syngene、日商Fujifilm Diosynth等CDMO巨頭持續擴大海外產能,呈現全球產能向亞太地區轉移的明確趨勢。除既有業者外,包含美商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德商Merck與美商Agilent Technologies等生物製程及藥物分析檢測儀器設備大廠也透過垂直整合跨入CDMO領域,帶動供應鏈整合潮流。而臺灣在此波轉型浪潮中,因具備製程技術、人力資源與法規環境等優勢,逐步吸引國際藥廠進行委託開發合作。
國際政經變局為臺灣 CDMO 打開前所未有的轉單窗口──2025 年 1 月,美國發布保護生物資料的行政命令並點名推進《生物安全法案》,明確要求聯邦資金遠離具中國軍情背景的生技服務供應商,帶動跨國藥廠加速「去中化」與「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佈局,尋找合規且可信的替代產地。同年 4 月在臺北舉行的「2025 CDMO創新高峰會」上,美商Johnson & Johnson與Flagship Pioneering等國際製藥企業及生技創投高層指出,臺灣與藥品優良製造規範(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Co-operation Scheme -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PIC/S GMP)接軌、成本與南韓相當、品牌信任度又優於中國,特別適合承接CGT與ADCs等具雙位數成長潛能領域的高階產能,成為亞太最具吸引力的製造節點。
臺灣CDMO產業正朝向高值化與智慧化發展,並已具備參與全球供應鏈的技術實力,保瑞藥業2025年3月宣布整合其在明尼蘇達與馬里蘭所併購廠區並再添無菌針劑產線,透過「臺灣研發+北美製造」雙據點模式鎖定高毛利訂單,劍指全球前十大CDMO,其業務橫跨歐、美、日地區,並取得英商GSK、日商Eisai及Kyowa Kirin等國際藥廠代工合約;台康生技於竹北生醫園區建置亞洲最大哺乳動物細胞量產基地,聚焦抗體藥物複合體與單株抗體製劑,強化其與德國Merck等跨國藥廠的合作競爭力,並擁有日本藥品醫療機器綜合機構(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Agency, PMDA)審核通過的生物藥藥廠,且與美、歐、日簽署CDMO合約;永昕生醫則持續深耕微生物發酵與病毒載體製程,打造一站式新藥試量產服務平台。此外,信天翁生物製造於嘉義科學園區導入AI、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與自動化製程系統,主攻細胞製備領域,成為智慧製造導入的代表案例。
臺灣CDMO具備以下四大競爭優勢:(1)完整產業聚落:從原料藥、小分子、大分子、無菌充填到醫材製造形成一日車程供應鏈;(2)高品質製造能力:臺灣製藥產業自實施PIC/S GMP以來,通過認證的藥廠數量穩定成長,已具備完整的高品質生產體系,製造良率與歐美接軌;(3)智慧製造導入:如信天翁生物製造導入智慧化自動化設備,結合AI決策與AR遠端監控,打造高彈性、高效率的細胞製備產線;(4)政策與人才誘因:政府提供研發抵減與外籍研發人員稅賦優惠,吸引國際團隊進駐。
為強化臺灣在全球CDMO供應鏈中的角色,近年來南部科學園區、竹北生醫園區與林口新創園區逐步形塑具規模的生技製造聚落,涵蓋細胞培養、病毒載體、無菌充填與中試量產等多元製程服務。配合工研院與國衛院等法人單位的技術支援,形成從早期研發、優良實驗室規範(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GLP)試驗到GMP臨床試製的完整鏈結,有效協助本土與國際團隊加速產品實證與臨床轉譯(Translational Medicine)。透過場域支援與跨域合作,臺灣CDMO生態系正朝向高值化、國際化發展,逐步強化其在全球製藥產業中的承接與整合能力。
臺灣CDMO產業正從量產導向邁向高階技術平台與智慧製造整合,成為全球生技製藥鏈中的核心支撐。臺灣在聚落密集、製造能力強與研發能量穩定等優勢下,已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中站穩腳步。配合政府政策工具與智慧製造推進,臺灣可望成為亞太地區先進製藥委託開發製造的示範基地與戰略節點,持續吸引國際投資並擴大產業影響力。
資料來源: 工研院產服中心研析小組